他心中的你,不一定是你 ——《定位》

1

「怕上火,喝王老吉」,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是这本书在的典型应用,将本来不温不火的“凉茶”定位成“预防上火的饮料”,销售额从1亿涨到了200亿,除了王老吉,还有「滋补国宝,东阿阿胶」,把补血药物定位成“滋补国宝”,销售额也涨了将近200倍,从22亿到400多亿。运用了「定位」这个思想的公司很多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。

对《定位》这本书也是神往已久,听说是营销界的神作,8月份回国终于是买了。比起同批买的其他书比,读起来很轻松,晨起、睡前和车上间断的翻读,没用多长时间就读能完。不像其他介绍理论的营销类书籍那样晦涩难懂,作者特劳特用了非常多的商业案例来证明和反证这个观念的影响。

2

正如书名,这本书阐述一个的观点是定位:定位产品,定位服务,定位企业,定位国家,定位个人。而定位的出发点是“用户“,更准确的说是用户的心智

不管你推出的是什么产品或者服务,用户在接触到新信息时,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脑中行程自己的理解。比如说 Xcourse,用户在看到 Course 时更多想到的应该是提供课程或者培训,提供什么样的课程?哪方面的培训?如果是之前有上过网课的用户,可能想到的是类似于 Coursera 或 Udacity 这类全网上授课的网站;对于参加过一些培训的用户,想到的可能是中规中矩的培训课程。在这些基础认知下,如果 Xcourse 对服务没有明确的定位,对服务特点没有进行强调,用户可能就根据自己的理解把 Xcourse 直接归为和自己认知里类似概念那一类,一旦归类,基本就很难再有机会改变。这也就是标题里所说的「他心中的你,不一定是你」

做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,很容易陷入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假成就感中,通过一堆复杂的逻辑和推演,对于自己设计要提供给用户的感觉很满意,其实可能用户根本不理你这些。比如说一个扫地机器人,用户想要的是它能在多久时间内把房间打扫的多干净,是以沿房间四边最后中间,还是以Z字形的方式进行清洁,用户可能并不关心,如果扫地机器人厂家提供了一个可以自行规划路线的功能,酷炫是很酷炫,不过确是有点鸡肋,还给给用户增加了实用复杂度。

用户不会关心你到底是什么样的,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来理解你,用户想要什么,比追求客观事实来的更加重要。

3

书中另外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对品牌延伸与独立品牌的对比,比如说多芬(Dove) 这个品牌,一开始以沐浴露而出名,借着名气又推出了洗发水,而宝洁旗下的沐浴露和洗发水是分开的品牌,如舒肤佳,海飞丝,潘婷等,这两种模式哪种更好呢?

从短期来看,像多芬这种的品牌延伸会刺激消费,毕竟品牌名气已经在那了,宣传推广等都可以省不少力气。如果宝马推出了一款低端车型,销量可能会爆炸,但是从长期来看,用户心中对宝马汽车的定位就模糊了,它还是和奔驰在同一档次的车吗?更极端的例子,劳斯莱斯如果出了个10万-20万之间的车,短期大卖,长期来看它还是劳斯莱斯吗?

与品牌延伸相比,独立品牌长期来看更加有利。宝洁的战略是把每一个产品都成立一个单独的品牌,而不是命名成宝洁男士洗发水,宝洁女士洗发水。虽然每个品牌要单独打市场,但是定位不同,长期能在用户心理留下一个独立的位置,而品牌延伸则很容易被遗忘。一个早上才听到的新闻,58快递改名成快狗打成后,下载量直接翻了3倍,不说这名字起的怎么样,但是还是能从某个层面印证了这点。

4

在一开始直接将定位,其实省略了一个问题:为什么要定位?为什么要去争夺用户心智?

现在不同与以往,只有报纸,只有收音机。互联网时代显著特征是信息爆炸,媒体过多,产品过剩,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广告,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,企业的竞争,本质上来说是用户注意力的争夺,怎么去吸引用户注意?这就是定位概念的由来,去关注用户心智,他们关心什么,他们的经验和认知是什么样的。

5

个人从某种层面上是一个缩小版的企业,在读这类书时,总是会不自觉联系到个人。在招聘市场里怎么定位自己能让自己脱颖而出?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定位,之后又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定位?

过去的经历成就了个人现在的定位。简历上的措辞,对于一段经历的不同描述,能在一定程度上“美化“自己成对方需要的人。但公司和行业是没办法去美化的,如果一直在金融行业,某种程度上已经把个人标榜成了这个领域的人,如果频频跳槽,并且每次都是一个全新的行业,很难让读简历的人对你有一个明确的定位。从长期来看,还是得聚焦在某一项专业上,建立专家的独特定位,而不是什么都能做的通才。这和之前写的另一篇文章里的观点相呼应 从100到10000的方法论 ——《从优秀到卓越》

6

思考题:

  • 你个人的”用户“是谁?
  • 你现在有什么样的定位?
  • 你在用户心中又是什么样的定位?
  • 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定位?
  • 做点什么?